2015年6月11日 星期四

文 章 之 母

文 章 之 母 民104年6曰刊於中國語文696期 失敗為成功之母,需要為發明之母,那麼,什麼是「文章之母」,有了文章之母,是否可以寫出好文章呢? 如果問學生:「你寫作文要給誰(對象)看?」回答一定是:「給老師看。」再問:「為什麼要給老師看(目的)?」答:「給老師看,才有分數。」 想想看,學生抱著這樣的心態寫作文,會寫好作文嗎?會把自己真誠的情感,寫出深刻的感受嗎?會勇敢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嗎?還是只能寫出不痛不癢,平淡無奇的文字呢?或是內容貧乏,只寫了一些有氣無力的詞句呢?或是「文中無人」,不知所云呢?這樣漫無對象又無目的的作文,怎有可讀性,引起共鳴呢? 請看朱自清的:春。作者的目的是與大眾分享他對春景的深刻感悟,寫出春天的種種蓬勃生機(這是必須寫得完整的主要內容,才能讓人讀了有同感),而以娃娃、小姑娘、青年的比喻,是希望讓春天「領著我們上前去。」是有所悟的,也是作者這篇文章的寫作目的。寫出完整的所感,所悟才能引起共鳴。 彭端淑的:為學一首示子姪。對象很明顯的是子姪。目的是:為學。為學的範圍很廣,作者只是針對原則:為學要能自立,來跟子姪表達自己的看法。 周敦頤的:愛蓮說。他的目的,在讓大眾(對象),從比較的寫法中,明白他愛蓮的理由。(請注意,本文所指的各篇文章的目的,也就是該篇文章的內容。) 琦君的:下雨天,真好。目的在與大眾(對象)分享她在下雨天感受到的歡樂。 朱自清的:背影。目的在對大眾抒發自己對父愛的體悟。以「背影」為場景,並與父子的心情、對話、動作來烘托,使人感動,是篇最佳範文。 陳之藩的:失根的蘭花。目的在對大眾抒發自己飄零異邦的感觸和懷念祖國的赤忱。 劉禹錫的:陋室銘。目的在與他人說明自己的一種人生態度。 羅貫中的:空城計。目的在向人敘述一種事實。 王鼎鈞的:得理讓人。目的在以實例說服眾人,凡事固然要求「得理」,同時也必須懂得「讓人」。 李文炤的:儉訓。目的在向人說明節儉的重要與原則。 陳黎的:聲音鐘。目的在向人呈現一種景象,並說出自己的感受。 寫作的對象與目的就是文章之母,約有以下幾種:與人分享自己的感受與領悟、向人表達自己的看法、理由、抒發自己的體悟、感觸、懷念、說明或表明自己的態度、敘述一種事實、說明一種道理的重要與原則、呈現景象與感受。…. 作文時有了要分享或抒發或傾訴的對象,才能選擇適當的表達方式,就像對父母、師長與同學講話,口氣雖然不同,下筆卻會真情流露,文詞也才會增色精采。作文有目的,就像做事有動機,有目標一樣,才會有熱情去完成。所以,審題後選出明確主題下筆寫作時,只要把自己所感所悟的內容,依著自己的目的完整地寫出來,讓別人(對象)看了能夠明白,能夠對文章的主題(目的)起共鳴,就像「春」等文章一樣,成為一篇佳作,這就是「文章之母」的大功勞啊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